搜索   

首页» 大学文化»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

发布时间:06-06-2005 12:00:00     浏览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韩晓峰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科学文化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人类社会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的大学留给新世纪的大学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大学精神的历史表明,大学精神是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制衡中不断积淀、交流和发展的。21世纪中国大学不但要从历史中继承传统汲取教训,更要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面对时代的挑战,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时代基点,坚持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的统一,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的统一,坚持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坚持精英意识与大众意识的统一,铸造具有民族精神的内在气质、世界精神的博大胸怀、时代精神的契合与超越等特质的大学精神,消解市场经济对大学精神的异化,适应知识经济对大学精神的要求,引导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在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提升人性的同时固守着大学的社会良心和民族尊严,成为人类社会的灯塔。

一.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更应凸显人文关怀

21世纪中国大学精神所应凸显的人文关怀,是大学和大学人关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化解现实社会各种危机和矛盾冲突,修正学术价值,培养“全人”的道德意志和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提倡公平竞争,理解宽容,共同发展,从而化解激励竞争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文关怀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权利,强调生命价值的平等,从而消除人与社会的对峙;人文关怀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共生共容。要求人不是屈从于实用功利而是从内在道义优化生存环境,从而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物质的增长必须从属于主体的需要,从而化解人被异化的危险。真正的大学是以培养“人”为天职的,它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而不是造就像爱因斯坦所形容的那样“受过训练的狗”。大学不应该象尼采所形容的“把人变成机器”的“精神本能退化的工厂”。人文关怀,不仅能使大学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更注重于使大学形成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有利于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促使受教育者在人格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完善,修正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而引领社会。

二、2l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更应凸显科学理性

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更多地表现为探求真理的执著与牺牲、坚持真理的超越与创新。2l世纪的大学必须坚定科学理性这一伟大的精神气质,弘扬探索精神、实证精神、原理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而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集中体现了科学精神的理性。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科学精神的另一要素是勇于创新。大学的教与研,不只是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发展。勇于探索自然科学中人类的未知世界、攀登科学高峰,勇于追求人文社会科学的至真、至善、至美,不只是大学人的神圣职责,更是大学人的精神品质。

三、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更应凸显文化自觉

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性和批判精神的场所。正如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弗莱克斯纳所说:“大学不是一个风向标,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s),大学不仅传递文化,更重要的是选择、批判、创新和超越文化,批判性、前瞻性和引导性是文化自觉精神的基本特征。大学是现代社会理性批判精神的堡垒或前沿阵地,全社会理性精神重建的基点不仅仅在平面化和世俗化的生活之中,更在象征人类未来的大学里。

四、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更应凸显卓越意识

不同于大学传统的精英教育,2 l世纪的中国大学将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着科学知识的简单化、思想文化的世俗化、知识分子的平庸化,强调的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伯顿·克拉克认为,任何时代的大学都是操作和控制高深知识的社会机构,“它的基本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各民族中比较深奥的那部分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有关技能”。大学作为一种生产和传播知识和真理的精英群集的学术共同体,还负有率先引导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职责。所以,大学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组织而存在于社会,大学必须保持卓越意识,进行优秀教育、卓越教育、完美教育。

五、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更应凸显开放包容

大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大学是一个具有高度自我调适能力的组织,开放包容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使大学不断获取和更新推动大学发展的动力。开放精神要求保持民族特色,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西方大学精神的精华,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时代精神有机地融合。大学精神从来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不能直接移植和简单地嫁接,西方大学优秀精神的吸收还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国大学精神才能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