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学文化»

学校文化及其架构

发布时间:06-24-2005 12:00:00     浏览

学校文化是什么?

我们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群人,他们的性别、年龄、性格、嗜好、利益各不相同,但却能有序地生活在一起,并且构成了一个集体,是什么因素使他们凝聚成这样一个集体呢?有这样三个层面的因素。一是信仰层面,他们可能有共同的信仰;二是规范层面,他们可能分享同一种由伦理、习俗、制度、法律构成的规则体系,并且,这个规则体系,还有一个由舆论、社团、机构、家庭、军队、法庭、监狱等构成的监管体系来维持着;三是语言、活动、器物层面,他们使用同一种语言(音乐、建筑也是语言),共同参加活动,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活动”可以增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这对信仰与规则是一种情感上的强化,活动中的新生因素则会促进信仰与规范的演变。“信仰”、“规范”、“语言活动器物”三者,构成了一个群体的整合机制,它们的统一体,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文化”。显然,“文化”是针对一个有相对明确边界人群而言的,它如同这个群体的“神经系统”。

在这个“神经系统”中,“信仰”是中枢神经,“规范”是神经网络,而“语言活动器物”则是具体的组织器官。在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差异”,就是不同群体的“神经系统”之间表现出的差异。群体有“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因此就有“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和“亚文化”之别。

学校文化及其框架

作为社会的亚文化,学校文化与军队文化、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区别之处是:在“信仰”层面,学校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把社会中的价值观、伦理、知识的精髓系统地传递给学生,并转化为学生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信念;在“规范”层面,学校有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设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并倡导“心灵交流”、“尊重知识”等价值观念;在“语言活动器具”层面上,学校也形成了由教室、黑板、教材等构成的独具风格的一套体系。

可以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群体,但也可以分出几个亚群体。这些亚群体与其对应的学校亚文化具体就是:1.“教师群体”与教师文化;2.“学生群体”与学生文化。若再作细分,还可以分出“班级”、“学生社团”、“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相应文化等;3.“教师-学生群体”,其对应的文化包括“课堂教学文化”和“课下师生关系”;4.“管理者-教师-学生群体”与“管理文化”;5.“课程”与“课程文化”;6.“校方-家长”,其对应文化为“家校文化”或“家校关系”。值得说明的是,学校的课程若为国家课程,它所代表的“群体”则为“国家”,其“课程文化”则应看作国家意识形态在学校层面上的投射;若为“校本课程”,“课程文化”则加入了体现学校理念的自身选择成分。出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把“校方-家长群体”看作学校的“亚群体”,并将其纳入“家校文化”也是合理的。下面是上海市高境一中的学校文化结构图:

学校的“神经系统”环环相扣,在内容或精神上融合为一。一个把“对真善美不懈追求”作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其管理文化相应体现为“关爱师生、工作务实”,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等也将学校核心理念彼此贯通,融为一炉。

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生的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具体而言,是其成长过程中从所在群体中习得的。问题在于,学生不得不在不同群体之间切换,并且在这些群体中感受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观。这种来自环境本身的价值观冲突,对于他们尚待发育的心理而言,意味着敏感、微妙、困惑、挣扎,或者危机四伏;其结果往往是,他们道德信念摇摆不定,矛盾重重,乃至流于庸俗功利。比如,有学生小A,听了老师教诲“将来要报效祖国”,很受激励,决定好好学习;接着,在小伙伴群体中,同学小B说,“得了,可是那个‘胖老师’说的,也没见他怎么报效”,小A的热情一下没了;回到家里,妈妈又教育说,“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靠什么养活自己”,小A觉得也是;但第二天上学路上,小A不自觉地溜进了游戏厅,体验到电子游戏的刺激,于是觉得做作业更加痛苦了。在这样一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群体”、“小伙伴群体”、“家庭”、“电子游戏”所代表的四种文化,对小A的心理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造成了怎样的价值观冲突。如果我们对学生所接触群体的价值观进行培育,协调统一,并通过活动、制度、仪式、舆论等手段不断强化,那么,这种价值观将最有可能烙印于他们的心灵深处。对于上图示例的上海市高境一中,如果其学生在与管理者的无意交流中、在与教师课上课下交流中、在开设的多种课程中、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在“家校文化”延及的家庭环境中、在校园一时一刻一草一木中,都能强烈体会到一种“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那么,以如此影响力度,这种精神无疑会成为他们心理品质的一个部分。

事实上,学校文化及其影响机制要更加复杂一些。从学校文化影响学生的角度来看,有学校的正面宣传、榜样示范、舆论引导、规章约束、活动激发、仪式感化、环境陶冶等;从学生“吸收”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又有对宣传的认可、对榜样的模仿、在舆论规章约束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活动仪式中情感的激发与强化、在校园环境中性情的不自觉变化等。学校文化浸入学生的“知情意行”,并以他们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形式固定下来。

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

对于学校而言,要确保一定水准的教育质量,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升学考试的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对于学生而言,在可以选择学校的环境中,他们注重升学考试与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会关注自己某些潜力的深度开发。

办学特色,是指与同级其他学校之间区别之处,主要体现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侧重点不同。上海市七宝中学的特色是“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上海市求真中学是“全面发展、思维语言见长”;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合格+特长”,则要为学生提供多种以资选择的“特长”课程了。也有把本校的一些典型做法,如“项目首席岗位”、“示范教育小区”等,称为学校“特色”的,但这种“特色做法”,同样可为其他学校所借鉴。

立足于“学校文化”,对学校进行一个形式上的分层。以有没有办学理念和办学理念的融入程度为标准,学校由低至高依次是:管理无序的学校、制度化的学校、有学校精神的学校;以有没有特色和特色的多少为标准,学校由低至高依次是:无特色的学校、单一特色的学校、多种特色的学校。

在现实中,“信仰”体现为人生追求。“学校”作为一个群体,其“信仰”则体现为“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建立在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基础之上,并影响着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办学理念”,其内容常常具体为“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服务什么样的群体”,这就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发展目标”、“服务对象”融合在一起了。“学校精神”,则是“办学理念”、“群体道德”在教育活动中激发的感情,三者的统一体。我们看到,各种办学口号,显得既丰富又杂乱,正是由表达办学理念的角度不同所致。比如,“老百姓的孩子也要成才、也能成才”(上海市长江二中),针对服务对象,也表达了办学的立场和信心;“攀登教育”(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表达的是作为学校精神的“攀登精神”,以及浸透这种精神整个办学模式;“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上海市高境一中),既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追求,也表达学校一贯倡导的“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的培养目标。




{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袁智慧《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2日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