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工作动态»

我校中心组学习研讨江泽民同志的能源战略论文

发布时间:04-20-2008 12:00:00     浏览

我校中心组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论文《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42卷) 2008年第3期发表的江泽民同志《对我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党委对此高度重视,决定以中心组学习的方式,结合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办学实际,对江泽民同志的论文进行学习和研讨。

4月18日上午9时,在教一楼第三会议室,我校中心组学习江泽民同志《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的论文,学习活动由大学党委书记吴志功主持,刘吉臻校长就江泽民同志的论文进行了解读并发表重要讲话。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学科办负责人及各学院院长参加了学习。

吴书记开宗明义,介绍了本次理论学习的主题和目的。他说,江泽民同志《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的文章,从战略高度对我国能源的发展进行了剖析,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我们以能源电力为优势学科特色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发表后,刘校长在第一时间认真地进行了研读,并予以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决定两级中心组及全校师生员工要认真学习江泽民的同志的这篇论文,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紧紧围绕国家能源电力发展需求,认真把握国家能源电力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我校能源电力学科发展方向,加大开展能源电力科技创新力度,着力解决国家能源电力瓶颈问题,为国家能源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培养优秀高级人才,肩负起我校对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应有的责任。

刘校长首先通报了他和杨勇平副校长分别以电力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的身份,于近日参加科技部高新司在京召开的能源科技工作座谈会的情况。他说,来自能源领域资深专家、企事业代表、863计划以及科技支撑计划能源领域和交通领域专家等近60人参加了会议,专家热烈地研讨了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战略,科技部部长万钢、副部长曹健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专家们针对我国目前能源形势,结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发表《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的论文,围绕节能减排、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先进核电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为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战略献计献策。同时,专家还提出了增加国家对能源科技的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关注气候变化对能源科技发展的影响等建议。万钢表示,科技部将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一起合作,共同研究制定能源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科技部高新司将开展能源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好我国能源科技工作。

刘吉臻校长在谈到江泽民同志《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的论文时说,其实江泽民同志早在1989年3月任上海市委书记时,就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兼职教授的身份,在《上海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1989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的论文,其立意是相当深远的,由此可见江泽民同志的远见卓识和高瞻远瞩,《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是《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一文的发展,文章用科学与理论、历史与现状的数据就能源问题进行论证,内容丰富翔实,结构科学严谨,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形成的研究成果,将对国家能源政策及世界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及煤碳、石油、电力等能源战略产生一定的影响。

刘吉臻校长在解读江泽民同志《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的论文时指出,文章分为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国内外能源形势、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能源发展政策四大部分,可以概括为对能源形势和问题的认识及认清形势和问题之后如何应对两大主题,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十分具体的战略思路,对我校能源电力学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近期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重点学习的核心内容。

刘校长谈到文章中“过去100多年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和“过去100多年世界能源消费变化”时指出,两个图例体现内容的时间跨度长达140余年,是权威的珍贵资料,实不多见,十分难得。

在解读“中国能源发展及现状及问题”时,刘校长指出:中国的能源建设不断加快,能源教育必须跟上,我校作为从事能源电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校,要密切关注世界及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充分认识并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从政策研究到科研创新都要有所建树,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不断增强我校的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我校在能源电力领域高校中的领军地位,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光荣使命,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解读“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战略方向时,刘校长将其定义为20字方针,即“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

谈到“多元发展”,刘校长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能源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力度,积极发展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我们国家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必须实行能源多元化、清洁化发展,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向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变,显著提高核能、可再生能源等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切实做到以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生产和利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大大降低我国在环保方面的压力,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校正是基于同样的思考,早在2002年就组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03年就创建了国内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03年,学校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后,学校紧紧抓住成为直属高校的战略机遇,大力扩展专业设置,积极进军能源环保及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为我校构建比较完整的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7月15日成立了国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并采取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走研究型、国际化道路,重点开展水电、风电、生物能源和太阳能利用的科学研究;去年12月12日成立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使我校成为继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国内第五家培养核工程人才的大学,学院采取超常规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融合电、动、核三位于一体,走研究型、国际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核学科中国品牌。上述两个学院相继成立,进一步扩展了我校“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为此,刘校长还谈到,他在去年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以能源、电力为主要学科特色的重点大学,新兴能源学科已成为我校建设的重点,我校在坚持在发挥电力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学科,努力为我国的能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现在看来,我校制定的发展方向是和国家需要和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我校确立的“大电力”学科体系的发展定位是完全正确和富有远见的,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积极发展、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谈到“科技先行”,刘校长指出,能源发展需要科技先行,我校要立足国家利益,站在世界前沿,紧跟时代步伐,在提高能源效能、发展清洁能源、能源生产和转换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由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尤其是先进能源技术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超前部署。在科技创新方面,刘校长进一步阐述了我校的优势:近年来,我校大力加强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扩建和改建了一批专业基础和基础实验室,以大电网安全、可再生能源技术等研究领域为重点,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及电力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备了承接大型、高水平研究项目的能力。2007年我校科研经费达到2.4亿元,反映出我校的整体办学实力、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加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完全可以在能源先进技术科研创新方面做出更加突出的成绩,推动我国能源节约发展、高效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

在解读“先进电力技术的发展”时,刘校长指出,几年来我校将国家能源需求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在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学科,积极发展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等文理学科,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以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通过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使各学科的内涵形成自身的特色,共同构建起凸显“大电力”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承担的国家和各大电网公司的重大科技项目在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关键技术、大电网保护与控制、大电网安全评估、电磁环境影响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今年1月28日,杨奇逊院士任负责人的“大电网保护与安全防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启动,又向国际化合作迈出了新步伐;目前,适应国家能源安全、环保科技的时代发展需求,学校正以“安全、高效、清洁”为主题,进一步整合“电气工程、热能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五大学科优势,加快“电力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力争进入国家"985工程"特色学科平台建设行列;“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和“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防御”和“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失效预防”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等,都为我校能够在国家先进电力技术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先进的平台、队伍和技术支撑。

刘校长在解读“能源发展政策”时指出,通过整合全校相关院系、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的科研、人才等资源,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获得通过,今年1月 26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正式在我校挂牌,基地着眼于北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服务和智力支持,标志着华北电力大学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北京市能源研究的责任,也必将构筑华北电力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高地,在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者队伍,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等方面发挥起重大作用。并且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该基地正在力争最终申报成为国家级的能源发展重点研究基地,为国家能源政策献计献策,为国家能源发展提供保障。刘校长指出,在当前能源政策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焦点问题时,我校的专家学者应该具备时代的敏感性和责任意识,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学术视角发表真知灼见,为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同时结合实际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文章的精神,深入思考自己在学校发展和国家能源建设中的作用。

其他校领导以及与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院院长根据我国能源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纷纷就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论文的体会和进一步工作思路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应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我校要力争在这些方面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校长在总结学习江泽民同志论文和研讨学校发展时指出,通过学习,大家再一次回顾了学校走过的道路,进一步审视了我校“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学校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办学理念、“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和“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也进一步反思了我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做的战略性工作,应该说是富有远见、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而且是经得起检验的,是完全正确的,大家在学校发展道路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这是我们学习江泽民同志文章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今后我校要瞄准能源电力发展的趋势,坚持特色发展道路,加快内涵式发展步伐,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紧紧围绕国家能源电力发展需要,肩负起国家在能源电力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责任,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的大局。

刘校长对下一步学校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具体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并逐项一步步地落到实处:

一、认真组织实施“电力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平台建设,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把它建设成公认的、无可争议的优秀平台;抓紧部署“211工程”三期建设,进一步大力推进我校的优势学科建设;

二、按照已有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把校企合作作为我校办学的重要特色,高度重视与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并肩进军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合作,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体系,迅速探索和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我校“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努力推进师资队伍“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的建设。对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工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要求,认真抓好出国人员的外语培训工作,务必在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方面取得实效;

四、高度关注并系统地研究新办学科的建设问题,进一步完善新兴学科的体系建设,进一步凝炼新兴学科的研究方向,从发展目标、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学术研究、经费投入等方面,逐年制订具体细致的发展计划并落到实处,学校将大力支持新办学院尽快形成规模、完善体系、做强做大。

五、从管理学、经济学、国家法律、国际法学、企业文化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文理学科对能源电力学科的支撑作用,工商、人文、数理等学院要抢抓机遇,积极思考,发挥优势,积极向学校提出合理建议,主动争取并努力承担对能源电力领域支撑任务,做好相关工作。

六、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能源电力领域的国际合作。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课题和挑战,需要全人类集中智慧、形成合力共同化解。我校要建立起能源电力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

刘校长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要有新思路、做事要有新举措,形成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

吴书记最后指出,本次学习非常重要,大家要充分认识和领会本次学习的本质、原则和目标,切实按照“勤于学习,努力提高,明确目标,形成对策,加快发展”总体要求,学以致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学习的体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继续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1989年和今年发表的两篇关于能源问题的论文,把各项工作积极向前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将到各自联系的院系,进行研讨和调研,各个院系要积极推动广大师生员工对江泽民同志两篇论文的学习,进一步在全校范围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国际国国内能源环境的形势,集中全校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坚持特色发展和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