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政教育» 普法园地»

努力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发布时间:09-20-2006 12:00:00     浏览

访全国普法办主任 司法部部长 吴爱英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五五”普法规划),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近日,记者就贯彻落实规划和决议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普法办公室主任、司法部部长吴爱英。

  问:请谈谈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决议的重大意义?

  答: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先后批准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特别是“四五”普法以来,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五五”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决议,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问:请您介绍一下今后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答: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规划提出,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规划提出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要实现“两增强、三提高”的工作目标,即: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之所以在继续强调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同时,特别强调增强公务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强调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目的是为了适应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国家各项工作进一步走上法治化轨道。

  问:“五五”普法期间,法制宣传教育有哪些主要任务?

  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适应公民的法律需求,“五五”普法规划确定了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使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同时,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爱国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权利义务观念,培养全体公民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保障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问:“五五”普法期间要重点加强哪些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其意义何在?

  答:突出重点,区别不同对象提出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是增强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性的重要保证。这次“五五”普法规划,在确定把一切有接受能力的公民作为普法对象的同时,强调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必须带头学法用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着力提高依法决策和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必须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必须着力培养和提高其法律素质,使其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必须着力培养诚信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能力。“五五”普法规划首次把农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具有深远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首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极大地提高广大农民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广泛开展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

  问:“五五”普法如何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答:法治实践是最生动的法制教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深化法律学习,增强法制教育效果,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要以各类法治实践活动促进法制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公民在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理是法治实践的重要内容。“五五”普法期间,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和丰富依法治理实践形式。要全面开展地方和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深化乡村、社区等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要围绕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围绕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依法治理。要推广执法责任制,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严格依法行政程序,强化行政行为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是法治实践的重要形式。“五五”普法期间,要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机关、单位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问:落实“五五”普法目标任务要求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健全领导机构,明确领导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部门“五五”普法规划,并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做到有规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各级政府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帮助解决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在人员、教材、经费、设施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在努力提高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同时,广泛动员个人、组织、社团等一切社会力量,为社会尤其是基层群众提供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新闻媒体要积极承担起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电视、广播、报刊、网络都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和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准确、通俗、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规划的实施,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确保全面实现“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