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政课程»

华北电力大学形势与政策课2006年下半年教育教学参考资料(上)

发布时间:05-30-2007 12:00:00     浏览

华北电力大学形势与政策课2006年下半年教育教学参考资料(上)
  

国内部分:

一、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完善中国政府调控的转折点

㈠计划与规划的简单背景

——1953年起,我国开始用计划指导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学苏联,无论年度计划,或五年计划,均叫“国民经济计划”。

“一五”计划的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一词一直沿用了近30年。

——“六五”(1981-1985年),计划改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计划在继续注重生产建设方面的任务的同时,开始重视并增加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的内容。

法国:把第四个国民经济计划(1962—1965年)改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苏联:1979年也将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05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㈡计划为何改为规划

不正确的看法:规划比计划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长远性。这是不正确的。

——计划也有短期、中期与长期之分;

——计划也要注重宏观性与战略性。

不可能期望“十五”规划十分完善。如产业面面诸到问题、功能区的过渡性质问题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条件下,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转变政府调控的方式,计划到规划的变革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体现了政府调控理念的转变。计划与计划经济实际上是不同的,但人们往往容易将两者联系起来甚至是等同视之。计划包括的面广,而且具有强制色彩;规划更强调了引导市场,明确政府的有限作用领域。规划要明确政府做什么,体现国家意志,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

第二,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方式。这次规划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强调民众的意见,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请人民群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规划已经不是以前的计委份内的事情。由“统治”到“治理”,是政府管理与调控的一种进步。government →Governance

第三,体现了政府管理的空间观念和可操作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矛盾与问题多发期,其中区域问题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计划一般是按条条制定的,而规划更强调空间,因为任何活动总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不落实到空间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操作性。

十一五规划新亮点

第一,形式与内容均有变化;

第二,更加强调了规划与政策的操作性;

第三,体现了由产业规划向区域规划转变的方向。

()“十五实施的情况

第一,“十五”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形势复杂。

——2001年,“911”事件发生,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明显放缓,我国坚持扩大内需,引导经济顺利进入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2003年“非典”爆发,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

——2002年以来,不稳定不健康的发展因素出现,重复建设抬头,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防止了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

第二,“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的GDP为8.9,9.7,10.5,11.7,13.7(万亿元),预计2005年达到14.7(18.2)万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为13.6万亿元,而计划为12.5万亿元。年均增长8.8%(9.5)以上。五年平均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1.4%;新增就业42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财政收入5万亿。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没完成计划(计划60%,实际53%)。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水平年均增长9.6%,农民居民人均生活水平年均增长5.3%。

——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GDP全球总量第4位。贸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列第3位。

第三,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

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基本定位: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时期及今后15年的时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又是矛盾凸现时期。

——黄金发展时期的五大趋势:

1.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巨大需求。

2.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科技日新月异,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

4.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营造了良好的发展体制环境。

5.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供了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机遇。

——矛盾凸现的四大压力:

1.资源环境问题加剧。

温总理说,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所以要发展。因为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所以要科学发展。

2.社会矛盾突出。

收入、公共服务、生活水平三大差距。以及土地的价格带来的矛盾—农民的耕地价格偏低。

3.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氧化铝,铁矿石,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全球的价格翻了几番。

4.经济安全存有隐忧。

外部控制程度不能太高。要吸取拉美的经验,注意经济要独立。

三、十一五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指导思想

——24年字方针:“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五个统筹”,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坚持“六个必须”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六立足”政策导向:

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

要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要立足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发展;

要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

要立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

——实现从怎样发展到科学发展的转变,从科学发展观念到实践的转变:

在发展的目的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在发展的内涵上,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的道路上,体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在发展的方略上,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的动力上,体现依靠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㈡“十一五”发展目标

——不再有具体的指令性产量指标,体现五个突出:突出人文社会发展、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突出结构优化、突出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突出公共服务。

——规划总体目标预期性和约束性二类。

专栏3 规划指标的属性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凝聚人民意愿的国家战略意图,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 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 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两个重要目标是所有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

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这是从产出方面。如果仅是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只要达到年均增长7.5%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太低。所以定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指标。

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时期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从投入方面。有效化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四、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战略任务

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

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从人口结构看,现代化的关键难点在农村和农村居民。

根本上,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与有限的、越来越少的农业生产资源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

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

2.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解决“三农”问题。

从“十一五”开始,要逐步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包括财政对农民的直补机制,对农业和农村的收入稳步增长的机制,以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机制等。

3.通过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

一方面要多产,少取,放活。一方面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完善村镇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网,饮用水,沼气,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建设,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整体面貌。

4.通过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解决“三农”问题。

重点加强农村医务教育和公共卫生,加快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扶贫减负的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药积极探索奖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公平地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集中反映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四大板块: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四大机制:市场、合作、互助、扶持

四大功能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减弱的区域。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西安,关中地区;重庆,成渝地区;沈阳,北部湾地区;武汉,中原地区;桂宁,中南地区。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243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共3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共187个,国家森林公园 共565个,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为:功能区的提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也是《建议》的一个新亮点,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体现了对区域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深化。

第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

第二,充分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

第三,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议》的一个重要亮点。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重点包括: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通过实施规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研究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健全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等标准。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实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实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更加突出的公共服务,健全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更加注重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是社会和谐的保障。社会管理的六个着力点: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丰富的精神生活、健康水平、文化水平。

五、结论

“十一五”规划是中国政府管理与调控的转折点;

“十五”为“十一五”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面临着多种问题,这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最现实的理由;

从全局来看,坚持“六必须”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自主创新为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重要战略任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决策背景

二、决策导向

三、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重农政策的形成:

(二)国际国内经验的启示

1、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2、浙江统筹城乡规划的经验

199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第一次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基本的标识就是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往的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指出,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上,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200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提出,在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要千方百计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002年中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提出多予、少取、放活新思路。

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宏伟目标。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五统筹,第一个就是城乡统筹。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到会讲话,第一次明确地讲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温家宝总理在会上讲,每年财政新增的教育、文化、卫生支出的主要部分要用于农村。2004年,四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胡总书记又进一步阐发两个普遍趋向的论断;

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国际国内经验的启示

1、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经济人均GDP比我们还要少,我们当时人均GDP70多美圆,韩国只有60多美圆,一直到60年代末,韩国的人均GDP也只有83美圆。当时他们的农村状况跟我们中国的农村状况相比,更为落后,80%的农民住的都是茅草房,60%的村庄点的是油灯,许多农民一天只吃两顿饭,因为粮食问题没有解决。

70年代初第一批开始实施的时候,由政府给每一个村提供350袋水泥,平均一户10袋,25公斤一袋。政府圈定了20个项目,然后由村民自己决策,自己选择项目、制定规划,经过郡政府批准后实施,政府给予实物支持。这20个项目包括屋顶的改造、乡村道路硬化、修建桥梁和排水沟、饮水井加盖、农户的自来水以及卫生间改造、村会所的建造等等

1、新村运动从农村基础建设入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推向城市,成为一种国家精神。

2、韩国政府对各村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分成4类,牌子钉在村口,对各村形成压力。

3、为了推动新村运动专门成立了新村运动研究院,对所有村、乡两级指导者进行培训,同时要求基层干部和公务员一起参加培训,两周一期,后来每周一期。

2、浙江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经验

省委、省政府抓一个工程,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出用五年时间把三分之一的村整治好,一千个村建成小康示范村。

把城市社区管理的理念用于指导新农村的建设,按照现代化社区的要求,规划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有的县搞规划,提出来政府拿钱,老百姓自愿地干,不搞摊派,也不搞行政命令,搞奖励政策。

提出要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四旁绿化、住宅美化、服务简化,三改是改水、改厕、改厨,排水系统、污水系统要改革,污水横流改为沟流。改了以后,大家说这个农村有点欧洲的味道了。还有一个政策,如果村庄布局推倒重建也可以,三个村并起来,原来300亩地多出100亩地,可以商业性出租,每亩地100万元的出租金,政府一分钱也不拿,统统给你搞新农村建设。

政府修乡道、修村道。浙江投资达60个亿。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很高,现在有十个千万工程了,系列化了。

交通厅搞了康庄工程;经贸委搞的叫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文化厅搞了万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宣传部叫万个村镇文明单位一对一挂钩一万个文明村;水利厅搞了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里河道清理工程。

二、决策导向:

(一)理论和实践依据

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没有象理论上那样会和工业形成一致的水平。这个过程如果持续时间相当长,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会危及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长期过低,要素总是外流的话,农业基础就要出问题;二是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滞后于土地和资金的要素,就会出现收入上城乡的巨大差距,而收入的差距就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了,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从实践上看,比如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初就制定了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1947年又颁布了第一部农业法,开始大规模地支持农业。美国上世纪30年代初爆发严重的农业生产过剩危机,而后实行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就是对国内的农产品予以补贴,开创了对农业补贴的先河。欧盟战后农产品短缺,欧共体于1957年缔结了罗马宣言,制定了目标价格、干预价格、门槛价格,不许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在国内通过这几个价格的差额,对各成员国农民实行大量补贴,其后不到十年,欧共体国家农产品短缺问题就解决了。后来补贴额越来越高,愈发不可收拾,财政负担非常重,到2001年又对补贴实行改革,但不是减少补贴量,而是改革补贴办法,不再与农产品直接挂钩。

日本战后经济恢复非常快,1950年日本的农业劳动力在整个就业人口里的比重是48%,我国去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是49·1%,与日本1950年的比重差不多,到1965年日本的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到25%以下,用了15年的时间,从48%下降到25%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1·5个,这个速度相当快。1961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农业促进法,明确提出把农业现代化和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两大目标,财政对农业给予大量的补贴,可以说是不惜血本。日本现在农户p收入比城市人高,而且农户收入中的绝大部分是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和转移。韩国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新村运动,建设新农村。这也表现为一个反哺过程,到80年代又进一步完善了新村运动。中国台湾是1974年制定粮食保护价格,然后从80年代开始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投资。

l 在战略机遇期的20年里,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相当剧烈的时期,很多劳动力会从农业领域里面进入到工业或服务业领域;

l 现在收入差距呈现一个扩大的趋势。去年城乡收入差是3·211,以目前这个速度测算,到2010十一五末期,搞不好是41,不是弥合缩小的趋势,而是可能仍然扩大的趋势;

l 现在农业进入新阶段了,国民经济在进入急剧转型时期,矛盾凸显了,再加上我国工业化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现在财政收入的90%都是非农业部门提供,为什么还要挖农民呢?不能再挖了,确实到了调整这个关系的时期了。

l 第三.扩大内需的要求

l 经济外向化与内需疲软矛盾开始国际化;

国内经济增长周期;

部分地区进入3000美元以上的高风险区;

(二)战略思路

十一五规划建议:(分十个部分50个段落,序号排列实际分为46点)

第二部分总纲中

4)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第三部分第一段:

6)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1、目前已有的建议:

首先,在十一五期间,一定要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二个问题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过去是垃圾围城,现在垃圾对农村的污染相当严重。

第三个问题是村镇建设管理薄弱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引导,要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重点应当放在三个方面:

一是县乡范围内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县域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和布局规划、人畜安全饮水、不适合人类居住区的生态移民、地质灾害的治理、水源的保护、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教育医疗设施的完善、农村污染的治理、局部地区的垃圾处理、农民住房建设的统一设计和提高质量安全管理等等;

二是村庄公益类的建设项目,主要是村庄的整治工程。浙江搞了一个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搞得热火朝天,效果很好。整治以后,农村面貌大变。还有村庄到中心村的公路,做到路面硬化,村内道路的硬化。村里的集中供水设施、排水沟的建设,公共厕所的建设,村容村貌的整治,垃圾集中堆放,村民活动室的建设,等等;

三是农民直接参与、利益直接到农户的建设项目,包括小水电、小沼气、小学校,还有安全民居的建设,人畜分居的建设,新型建材的应用,地方特色民居的保护,农村庭院资源的保护,农村信息化建设等等。重点分这三类进行实施,在实施中要总结现在已经成功的经验。

2、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包含繁重的农村改革和发展任务;

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设;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综合改革的相关内容,如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征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等。

包括了钱从哪来,钱去哪里的问题。

3、有关问题的思考:

1)农民组织问题:

我们通常习惯于提小生产和大市场,以此来概括小农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实际上,国外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早就有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那就是通过合作经济的道路。这条道路在西方表现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道路(如欧洲)和东方为农业综合合作组织发展的道路(如日本)。其中的核心差异有两点:一个是合作p的法人地位;一个是合作金融的特殊地位。前者更多地强调其特殊的类似企业法人的地位,即其合作赢利的性质;而且合作金融也是独立的专业合作组织之一。后者由于是包含合作金融在内的综合合作,因此,其特殊的法人地位强调的是类似社团的合作非赢利性。总之,合作社形式解决了小农的组织规模化问题,而组织规模化是建立在各自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专门或全面的合作与联合。

l 在战后国际贸易的竞争格局中,随着各国支持和保护农业体系的逐步完善,合作组织的发展客观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步具有了市场竞争反垄断的特征,所谓的WTO农业贸易政策的绿箱黄箱等,均离不开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育,政府的农业支持基本通过农民的合作组织发挥作用。

l 各国新农村建设或者以工哺农的过程经验表明,都是一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的过程。

l 目前,国家正在起草农民合作(专业)经济组织法。之所以只涉及专业合作而不是全面的合作,主要是针对现存的两类组织,一是社区合作,即我们现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二是我们已有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在起草过程中,目前意见明确不包括社区合作,也不包括金融保险等合作。而对供销社采取了十分模糊的态度。因此,为避免回到老路的唯一办法,就是改革旧体制,确立新体制。不管现行的既得利益有多大,一旦农民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明确了,它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不归属任何机构,但接受法律赋予的各种义务、责任和服务。

城乡统筹与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在普遍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基尼系数日渐扩大。1988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341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1999年为0.3972000年为0.417,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的标准;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波动中重新扩大。

③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差距悬殊。

④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高低倍数(10%或20%最高收入户与10%或20%最低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之比)为5.02倍,而1988年只有3.09倍;农村居民收入同期高低倍数分别是6.5倍和4.8倍,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甚至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⑤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一是在教育方面。

二是在医疗方面。

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l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库兹涅茨的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日本经济学家土屋圭造提供的上世纪60年代的资料表明,以工业就业者为100,农业就业者收入在美国为56,西德为44,法国为36,丹麦为77,新西兰为88。而一般认为,上述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日本明治维新至20世纪60年代,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表现的工农收入差距一直维持11.313.1之间。直到60年代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以后,工农收入差距才开始缩小,1980年工农收入差距为1.151,农民收入赶上并超过非农家庭收入,这个过程持续了差不多100年。美国农民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远远优于日本,生产的平均规模也远远大于日本。但从农民收入看,仍然长期低于非农业人口。上世纪30年代农民收入大约为非农业人口的40%50年代为50%60年代为70%80年代为80%,现阶段才基本持平。美国差不多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由12.5缩小到11左右。

三、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纲与具体工作的关系: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关系;

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农民需求和投融资体制

国家投入与农民积极性的关系:财产关系

试点、规划和实施及长效机制的关系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l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

l 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

l 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

l 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

l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l 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

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关系;

l 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都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唯一不能动摇的是推进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

l 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l 中国农村发展依然还要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做贡献,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依靠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可以不断缓解多年付出的各种成本压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但是,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依然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根本改革。唯有如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公共财政的阳光才有条件普照广大农村。

三、中国卫生服务形势与有关改革及政策问题

§从投入产出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改善

§医疗服务的供给分析

§医疗服务的需要、需求

§医院改革的国际经验

§医疗服务改革问题探讨

Part 1 中国的卫生投入和健康水平

对健康水平的总体评价

§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投入产出效果较好

§主要得益于环境卫生改善、营养和重视疾病预防工作以及适宜卫生技术的采用

§但,近年来健康改善速度有所下降

Part 2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形势

机构设置情况

u中国在行政管理上划分为五级政府:中央、省、地市、县区、乡镇(街道)

u每级政府都设有卫生机构(医院、疾控中心、监督所等)

u还有:企业举办的及私立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院以及军队医院

近年来的主要改革政策

§起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

§1998年国务院关于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44号文件

§2000年国办城镇医改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

§2002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2006年2月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Part 3
居民医疗服务需要和需求情况

医疗保险覆盖率低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1.37亿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671个县开展,1.77亿人参加

§商业医疗保险仅覆盖5-7%人口:今年保费300亿

§尚存一些公费和劳保医疗,5000万人

§城乡医疗救助刚刚起步

§过高的资金结余率和共付率

中国卫生筹资情况

人均卫生总费用

卫生总费用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

中国卫生总费用到底是多少?6.1%GDP

2003年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

2003年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

中国卫生总费用构成(WHO口径)

于是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问题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

§经过2000年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到2003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3.5 万个,占48%;营利性医疗机构14.6万个 ,占52%

§ 国有医疗机构8.5 万个,集体机构4.9 万个

§ 公立医院参与分类改革?

§ 非营利性机构的资产归属未定

§ 缺乏相应的融资和财务会计、审计制度

§ 社会监管缺位

有关改革发展问题

关于我国医院体系的所有制结构

§公立医院:多种管理形式

§民营(私立)医院

§中外合资合作医院

§可预计的时间内公立医院仍占主流

构建新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调整医疗资源,全行业管理

§医学中心与社区卫生机构相结合

§公立和私立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补充PPP/PPM

§基本医疗与特需服务相结合

§医疗与预防相结合

是转制还是新建的问题

§我国公立医院众多,但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大量增加资源将导致诱导需求加剧和费用攀升

§国有优良资产变为不良资产

如何激励转制

§税收政策:更优惠

§价格政策

§融资政策

§补偿政策

§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配套政策:保险和保障,人的身份,法律条件等

公立医院的支付与激励制度

§改革按项目付费

§经济激励是主要的吗?质量与费用问题

§分配与哪些因素相关?经济收益、工作量、工作绩效

§改变激励机制的条件:宏观政策调整

医院监管

§税收监管

§价格欺诈和市场垄断

§倾销

§服务质量

§资源和技术、人员准入

§价格和费用

§谁来监管?监管的手段和工具?信息公示和评价

关于农村卫生

§发展理念上要从扶持供方为主逐渐向均衡供需双方的方向转变

§对新农合在制度设计层面的反思:自愿还是普遍参加;财政投入可持续增长机制;保大还是保小;改革筹资方式

§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

公卫两个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投入能否解决SARS中暴露的问题

§重视硬件,忽视人员素质和能力建设

§没有解决机构的长效运行和经费保障制度

§人员膨胀与素质的问题

§基层薄弱

§政府如何筹资、补偿与购买公共服务

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

1、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中央决定研究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加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在国际社会的传播与反响

3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界定

即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为什么说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1)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中国不处于世界矛盾的焦点上。

3)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4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为中国进一步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

1 能否解决超大规模发展难题”(能否可持续发展、资源、人口、就业、贫富差距、东西差距、社会稳定、非传统安全因素)

2)能否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

3)作为后起大国崛起是否会与现有国际秩序及大国发生冲突?

4)台湾问题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

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1)首先是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要超越不合时宜的社会治理模式,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中国已开始关注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东西中部共同发展,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在不损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下,合理地推进城市化的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要超越世界近代以来后起大国传统的崛起之路和冷战思维,不争霸也不称霸;用和平的、民主的、渐进的方式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与变革,而不是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

4、妥善处理好大国关系,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5、处理好中国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在发展与统一的问题上,发展应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且发展与统一并不矛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目前,对台工作的重点一是反台独;二是争取民心,增强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中国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1、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因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继续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3、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焕发青春,并与其他文明共存P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时代的早日到来。

4、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5、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一个再认识。

总之,中国将主要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世界,造福于世界。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将彻底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从而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并对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展开,随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我们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成风尚,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

  在全党全社会兴起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之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这个《意见》在进一步阐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意见》的精神实质就是强调,要把实践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心环节,立足基层、注重养成、务求实效,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形成文明道德风尚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每个公民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切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贯穿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我们才能使“八荣八耻”变成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只有着眼于基层,使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正气。这就需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刮“一阵风”。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P社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大气力进行整治,使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有明显的改善,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果。要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以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种评选表彰活动的标准,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机关要带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行动说服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道德观念,要被社会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和传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逐步深化。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深入人心,既要有集中深入的宣传教育,更要靠广泛长期的社会实践。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十三亿人民锲而不舍的实践,造就一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

这些年来,经济的进步使中国更为引人注目。人们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打量这个古老大国的世界形象。

  中国是怎样的中国?不仅是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是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还应是悠久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光大者,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和创造者。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呈现了奋进中的中国清醒的文化自觉,勾勒了中国人应有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把文化建设放到突出位置的治国方略。

  荣辱观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必须有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社会心理,有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标准。荣辱观不仅是“德之大端”,是良好社会风气之“大端”,也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八荣八耻”辨是非,明荣辱,分善恶,别美丑,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锻造我们社会的文化品性,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昌明。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应当是精神的振兴、文化的复兴。汉唐所以成为公认的盛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拥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和高昂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对世界有所贡献,也要在精神文化上对世界有所贡献。如果经济搞上去了,社会风气却坏了,精神文化萎缩了,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更是走向现代文明的精神标准,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平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才能取得精神文化的认同与共识,由此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往往是具体的。也许就是一个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一个留学生的爱国行动,一场来自中国的文艺演出,一个普通人的言行举止,见微知著地体现着中国经济发展后的文化价值观,由此表明一个民族的精神取舍,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体,正是无数中国人的言行塑造了中国的整体形象。从个体来讲,我们需要把“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道德遵循,以此规范言行,砥砺精神;就社会而言,我们需要把“八荣八耻”与整个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中华民族应有的精神风貌。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我们的时代树起了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从“八荣八耻”的思想道德观念入手,13亿中国人正以自己的行动建设我们时代的新文化。它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全社会的自觉、每个人的努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一项需要带头履行的领导责任

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要先干一步。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于领导干部从自己做起。号召群众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抵制的事,自己决不染指。社会风尚,就在领导干部的影响下形成,就在领导干部的引导下进步。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从思想上、行为规范上进一步划清了荣耻界限。应当说,广大干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问题在于一些同志在行动上还有差距,个别同志的差距可能还比较大。这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

  领导干部受党和人民委托,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领导干部如何行使手中权力,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牵涉社会公平正义。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后,不仅左右着个人行为,也决定着他在履行社会职责时,如何进退,如何取舍。一个普通人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对社会虽有损害,但远不如一个荣耻颠倒的领导干部影响坏、危害大。这也是我们党为什么一直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必须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是察其言,更是观其行的。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不仅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也会感召影响一方民风。如果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败,行动搞腐败,这个地方的干部队伍风气不可能正起来P民风也必然受到污染。在一定意义上说,官德引导着民风,甚至决定着民风。“八荣八耻”能否蔚然成风,能否在全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践,关键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身体力行,作出榜样。

  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履行职责的需要。修养与威信是领导干部的软实力,缺少软实力而仅靠硬权力,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施政效果。“公生明,廉生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行政职权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执政境界和施政效果。

  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还应当担负起领导责任,在本地区、本部门大力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好风气;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不良现象,要采取措施,切实纠正。为官一任,责在一方,守土有责,要先把一方风气搞好。与此相联系,应把践行“八荣八耻”,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在评价历史得失时,人们往往把官员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时代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对领导干部来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危险品是不能用的。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有赖于一支荣辱分明、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然是全体社会成员道德精神的跃升。

来源:人民日报

六、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等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执政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没有先例的。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凝聚全国人民的意愿,大胆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勇于进行开拓性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总结我们党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全面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推动这项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在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性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统筹协调各方面重大关系等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经验,也有过“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的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2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和谐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还明确了三个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决定》指P,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其建设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这就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体制、动力和目的,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利益分配的机会和过程公平,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就是全体人民都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各族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创造才能得到尊重和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安定有序,就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得到广泛认同,经济和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个总要求,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系。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从执政为民的根本执政理念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选准切入点。这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存在差异的,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事业,特别是加快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司法不公等突出矛盾;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努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进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从这些切入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实现新的跃升,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
  

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提出这一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少有五个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我国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妥善处理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制约。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这四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正发生很大变化。自然资源的约束全面强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的制约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怎样使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我们不能不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新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和变革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对保护产权和各项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使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下一步,改革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各种既得利益,这使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

  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逐步成为大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P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正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对重要商品价格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看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法律形式加以完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就是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护人权和产权。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强化的势头得到扭转,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确保这个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机会和过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趋于合理,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的进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充分就业,在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就是要做到: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更加合理,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就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取得广泛共识,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就是要做到:全社会更加团结和睦,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分工合理、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的互补型网状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就是要做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用上安全的食物,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在明确提出这些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六个必须”的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我们要按照这些原则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强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就鲜明地指出了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对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共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要顺利推进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就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部署和全面推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重点要做好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切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并形成强大的合力来加以推进。

  因此,《决定》强调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他们的利益的紧密联系,充分调动起全体人民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才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决定》提出要求:一、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二、要高度重视广大群众在城乡社区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三、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思考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是关于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国内外都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因社会不和谐问题太多,不得不解决。这有一定道理,但只是一种消极的理解,不免有些片面。我认为,应当从积极的方面全面理解之。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由其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共同决定的。六中全会告诉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民的呼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因我婢蒙缁岱⒄购腿嗣裆钏教岣叩揭欢ǔ潭榷晌赡埽挂蛭颐且丫弑噶艘欢ǖ氖导椤⒅贫劝才诺忍跫梢越嗣袢褐谧非蠛托成缁岬睦硐氡湮质怠?BR>
  二是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含义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提出后,人们对它的内涵、外延以及与其他理论的关系不太清楚,六中全会文件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我理解,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态、新境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狭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是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理论而言的社会建设理论,重点是要发展社会事业,从根本上改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福利事业,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家庭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公民道德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六中全会所确定的今后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来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应当作广义的理解,但对其中所蕴涵的目前重点要落实的发展社会事业的思想,可作狭义的理解。

  三是关于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问题。在和谐社会研究中,国内外都有一种观点,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事业很好,社会发展很和谐,甚至比社会主义还好。我认为,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社会福利事业搞得比较好,社会比较和谐,甚至可以说这些国家有不少社会主义因素,但这些都是自发发展起来的,是一百多年来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迫使资本家不断让步而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不能归功于资本主义制度。直到今天,西方的工人罢工或新社会运动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还应看到,西方许多国家的社会福利事业是在长期的经济积累包括对外殖民掠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和政府能够自觉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断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人民能够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以及对外和平交往来积累财富并逐步建立自己的社会福利体系。尽管这个过程还很长,但我们相信这个理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在这里我们同样应当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四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看法不完全一致,但六中全会文件讲清楚了,即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的哲学理念,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强调的是发展的目标和状态。它们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又是科学发展观的展开形式,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五是和谐社会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和谐社会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也是辨证的关系。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即小康社会建设主要是想解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问题,使人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尽快富裕起来,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指标;和谐社会建设主要是逐步化解社会矛盾,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保证社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人文指标。二者之间又密不可分,小康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谐社会建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全面展开。和谐社会建设并不是要替代小康社会建设,更非另起炉灶,而是要使小康社会建设更上一层楼,使之更加全面,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六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六中全会对此说清楚了,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就是说,我们长期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没有变,但因目前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平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这是十分正确的。在社会系统中,效率与公平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社会要正常运行,就要经常调整二者的关系,使之处于基本的平衡状态。改革开放之初,平均主义严重,效率问题突出,所以我们集中力量解决效率问题,主要办法是拉开收入差距,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今天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利益差距较大,公平问题凸现,所以要集中力量解决公平问题,主要办法是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建立适当的财政税收制度等逐步缩小利益差距,使利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也应当注意,效率与公平毕竟有主从关系。效率反映生产力的状况,公平反映社会关系的状况。效率是主动轮,公平是从动轮。所以必须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调节公平问题,也就是要在保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发展解决社会关系的不和谐问题。还应当明白,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统一于适当的社会利益差距。差距太小,效率低下,动力不足,社会不能正常发展;而差距太大,有失公平,矛盾突出,社会同样难以正常发展。差距太小,会出现平均主义,对有能力者也不公平;而差距太大,影响多数人的积极性,同样会降低效率。在这里,效率与公平又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所以,过分强调拉开差距或缩小差距都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深入研究社会利益差距的阈值,以此制定科学的政策,保证社会系统健康稳定地发展。

  完全可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涵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话语,也提出了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深入学习研究,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来源:学习时报

七、学习江泽民文选

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专门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抓好落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个精神,党中央先后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现在,根据党中央的决定,《江泽民文选》已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完成并在全国出版发行。《江泽民文选》主要收入了江泽民同志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江泽民文选》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我们十三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影响显著扩大,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江泽民文选》,重温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非同凡响的发展历程,对于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江泽民文选》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进行艰辛探索,针对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断研究和提出新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妥善处理和解决了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许多重大问题,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新的重要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领会并长期坚持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提高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理论。学习《江泽民文选》,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对于我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志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P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也发生了严重曲折。在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在独立自主的实践中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在失误和挫折中汲取了深刻教训。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实践在发展,我们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思想,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思想,关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关于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等等。这些重大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这些新论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也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典范。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我们党。江泽民同志说过:“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是要把握好党的历史方位,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思想,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大力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的思想,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思想,关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关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思想,关于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思想,等等。这些重大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现实途径。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更好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使党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同志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这个活的灵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部理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变化积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就深刻指出:“过去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重新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后来,他又指出:“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否则我们就不能更好地前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他还说:“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这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工P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能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典范。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活的灵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思想营养并上升为理论,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提供强大奋进力量。

  江泽民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目光远大、审时度势,总是从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他信念坚定、处事果断,总是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关键时刻具有作出果敢决策的非凡胆略和进行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他尊重实践、与时俱进,总是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坚持从党和人民活生生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寻找路子,脚踏实地而又开拓进取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他尊重群众、关心群众,总是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依据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和推动工作。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和大力发扬江泽民同志的这种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人民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奋斗。

  同志们!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党已经有了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及其代表作《毛泽东选集》,已经有了指引开创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邓小平理论及其代表作《邓小平文选》,现在又有了指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江泽民文选》。这三部著作都是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最好的教材。《江泽民文选》论述分析的实践过程和历史事实大都是我们亲自经历或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谈到的许多事情都是我们前些年做过并且当前和今后要继续做的,讲的道理离我们最近,读起来十分亲切,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学习《江泽民文选》,要把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花大力气研读原著,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通弄懂。要通过学习,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全面完整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丰富内容,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理论思考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要把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结合起来,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同进一步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转化为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为准则,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

  学习《江泽民文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学习的领导,作出周密部署,强化落实措施,坚持学习、宣传、研究相结合,确保学习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起来,确保学习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江泽民文选》,为全社会起好表率作用,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把学习《江泽民文选》活动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各地区各部门要作出具体安排,把学习纳入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的指导和督促检查作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学校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学习抓紧抓实抓好。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着力推进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

同志们!

  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先导。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努力化解不和谐因素,创造全社会更加团结和谐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良好氛围。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再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搞好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同志们!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职责光荣而任务繁重,道路广阔而充满挑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用我们的不懈奋斗和辛勤汗水,共同创造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更加壮丽的篇章!(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