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理论学习»

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纲与魂

发布时间:12-08-2017 12:00:00     浏览

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根本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准和把握了中国发展进步走向及其规律要求。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紧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大会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局在胸、纲举目张。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问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紧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大会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局在胸、纲举目张。

把握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力之源

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揭示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经过96年的发展,我们党已经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68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业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醒。

当前有一个重大判断,就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归根到底体现在党与群众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并把“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为贯彻这一执政理念,十九大报告有三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人民获得感”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二是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贯穿始终,“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前提是要把党搞坚强,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三是复兴强国的使命担当贯穿始终,“民族复兴”“强国”“强大”“强起来”等目标追求、使命任务贯穿报告始终。

把握党的强国雄心与使命担当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立足由大向强发展的现实条件,历史使命比崇高目标、共同理想、伟大梦想等定位都更具有现实性紧迫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这一论断,就是把千钧重担扛在自己肩上,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接力奋斗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取得的。国富是民族复兴的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等加速提升的重要条件,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出来的,最早出现在党的十三大全会报告中。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大命题的内涵越来越清晰,目标、步骤越来越具体。

十九大报告从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到战略规划,以理论的彻底性和行动的自觉性树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航标:接续提出新的战略规划,使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趋于完整;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接力奋斗;在“和谐”之后加上“美丽”,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对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表述更加完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善、层次更加提升。

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迅速崛起的深层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自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十三大到十九大,历次党代会报告的总题目中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个大字。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快速崛起,这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生动证明。我国经济总量改革开放之初排在世界第11位,2005年超过法国,居第五;2006年超过英国,居第四;2007年超过德国,居第三;2009年超过日本,居第二。201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

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根本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准和把握了中国发展进步走向及其规律要求。欧洲崛起是千万级人口与工业文明的结合,美苏崛起是1亿级人口与工业文明的结合,中国崛起则是10亿级人口与工业文明的结合,其潜力之大可想而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引导中国快速步入现代文明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之所以能够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就因为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把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完美地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中国五千年文明,借鉴包容人类文明一切成果,使社会主义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的能力,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了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最深刻的揭示,找准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总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成就的取得,归根到底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把握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航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灵魂,是贯穿整个报告的一条主线,把握其精髓要义至关重要的是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所处新历史方位的一个重大判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是当代中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崭新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古罗马、大唐、荷兰、英国、苏联、美国等在不同时期曾经占据世界舞台中央,创造了各自的辉煌时代。这些国家由大向强,尽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一是都有实现梦想的伟大志向。大国需要大国意识,需要有大战略、大担当。二是都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这些国家实现梦想的时候,经济总量一般都占到世界的1/4到1/3,有的甚至更多;军事实力都很强大。三是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罗马是奴隶社会最典型的形态,大唐是封建社会最典型的形态,英国是早期资本主义最典型的形态。苏联是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创造者。美国是当前资本主义制度最完善的形态。

进入新时代,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五大发展理念”,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我们党正在完成三件大事:激发梦想、打造实力和完善制度,这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新历史使命进行的深邃思考和整体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