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词解(1-10)
发布时间:10-27-2005 12:00:00 浏览 次
(1)五年规划 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我国已经编制了10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十一五”(2006—2010)开始,中国政府将编制“计划”改为编制“规划”。以规划取代计划,是我国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由政府主导向以市场为基础的进一步转变。以规划取代计划,也是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工作方式由过去的下达指令性计划,转向制定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规划;由过去注重产业发展、指标分配的计划,转向强化公共资源、公共产品、服务配置和空间定位的规划;由过去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计划,转向政府、社会、企业全方位合作的开放型规划。 (2)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凝聚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从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出发,明确提出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4)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一词最早来自西方,它包括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它是以国家为整体表现出来的维护和获取国家利益的力量,以及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获取国家利益的一切因素。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仅包括一个国家自然形成的诸如国土面积、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基本能力及人为形成的科技、经济、国防等能力,这些称作硬国力,而且包括文化、教育、政治、外交、组织领导、管理决策、意志、精神能力等,这些又叫软国力。综合国力不是这些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形成的整体能力。在综合国力这些要素中,科学技术是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就经济方面来说,按不变价格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9倍多,年均增长9%。按不变价格计算,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7倍。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算,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4099亿美元,在世界各国排名第7位。(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加拿大、西班牙、墨西哥) (5)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趋势。它是世界经济规律的体现,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不断朝横向和纵向扩展为全球性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6)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既可以作为劳动资料,也可以作为劳动对象。广义地说,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劳动力,指生产活动中所投入的人的体力和脑力,是生产中最能动的因素。现在,技术进步也常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包括组织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三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革新,提高企业管理的技能等。 (7)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产业或者产业群体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发生变动,即由一国或一地区向另一国或另一地区移动。转移的方向一般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在世界各国和国内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这种产业转移一般有利于世界各国之间、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产业的合理布局,也有利于全球以及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利用后发优势超常发展的机会。19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利用国家间的产业转移,实现了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能否抓住机会实现超常发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主动调整相关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 (8)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保护所得利益一般无法弥补关闭国门带来的巨大损失。出于对外国报复或国际协定破裂引起的不良后果的顾忌,国际贸易保护一般不会采取极端的形式。关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争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国际贸易政策争论的主题之一。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一种主要形式,近几年更呈现出几个新特点:一、贸易壁垒相关事件大幅增加,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都达到260件左右。二、贸易壁垒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频频使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企业。三、贸易壁垒的门槛越来越高,各国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指标和要求。四、贸易壁垒被一些国家肆意滥用,案件的复杂性增加。 (9)国民储蓄率 国民储蓄率,即个人和部门的储蓄(包括家庭储蓄、公司存款和留存收益)、公共储蓄和公共赤字(如财政盈余和赤字),这三者之和与GDP之比。在经济体中,由谁来做储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总量上共有多少资金被储蓄起来为投资提供资金,支撑经济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一直很高,居民储蓄高达42%,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还吸收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因为有大规模的贸易盈余和资本流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国家,2004年外汇储备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约占GDP的60%。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有非常高的国民储蓄率,这是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10)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增加资金、人力、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或产值的那种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地,增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