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与制定》工作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05-08-2017 12:00:00 浏览 次
2017年5月3日下午两点,《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与制定》工作启动会在中电联306会议室召开。中电联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华北电力大学课题组、清华大学课题组、北大与北京社科院等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党组书记杨昆主持。 2016年,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组织专家朱晓红教授、张绪刚教授、赵军副教授、杨建成博士与中电联办公厅合作进行了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工作,完成《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报告》,今年中电联委托人文学院扩大研究团队,在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凝练了1部规划编制和6个子课题研究,分别由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团队和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团队承担,并吸收了北京大学、北京社科院专家参与,全面启动规划研究与制定工作。 中电联办公厅冀瑞杰处长首先介绍了中电联五年发展规划研究与制定工作的思路与工作内容、工作团队与研究团队、进度安排。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朱晓红代表课题组,对2016年《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报告》要点和2017年研究工作设计进行了说明。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勇汇报了《国际一流协会建设》研究思路,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高富锋副教授、广告教研室主任张勤副教授、能源外交与能源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张绪刚教授、合作发展部主任王平稳分别汇报了中电联《高端智库建设》、《品牌建设》、《分类职能规范管理体系建设》和《5A社团建设方案》的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案。朱晓红汇报《五年规划任务分解体系》具体工作方案时指出,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与制定工作,需要课题组与中电联的深入交流、细致调研、全面融合。 在杨昆书记的主持下,参会嘉宾对课题组汇报进行了点评和研讨。专家们均肯定了《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与制定的意义和工作框架,并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袁瑞军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划制定的时代特征,明确立会之本,构建跨界合作、协同发展机制;北京社科院原副院长、北京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马仲良指出,新能源革命背景下,需要考量能源互联网、能源物联网发展因素,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的方向为中电联发展提出了重大课题。 中电联发展研究院书记、副院长李斌指出需要把握互联网+、共享经济、能源革命、一带一路、中电联的脱钩改革、雄安新区建设等大背景,中电联应有一流的思维模式和广阔的胸怀;中电联国际合作部主任吴添荣强调五年规划报告应具可操作性,辩证分析国际一流协会经验;评价咨询院副院长赵风云分析了新背景对中电联的会员及会费的影响,提出服务政府、服务会员与服务社会的相互关系。可靠性中心主任米建华指出行业协会要关注“我是谁,为了谁,往哪去”,也应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管理变革;电力质监部主任张天文建议五年规划要关注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考量实体化、高端智库在行业立足中的作用;人力资源部主任李晓霞强调高端智库建设要依靠中电联外部专家,把大数据平台和高端智库建设相结合;杂志社社长管永生提出五年规划是流程再造的过程,需要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需求;鉴教中心副主任孙建华强调会员结构的变革的重要性;标准化中心主任许松林副秘书长提出国际一流协会要有自己的指标,建议把品牌建设与文化建设整合;行环部主任安洪光副秘书长指出五年规划与中电联机构调整的关系,强调规划制定过程中专家与中电联的角色与分工;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提出五年规划的逻辑起点是会员,要建立规划中各部分的逻辑关系,考虑到创新与传承、传统与惯性的关系;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认为需进一步征求本部员工的意见、走访政府,建议把规划与政策倡导有机结合;专职副理事长、秘书长于崇德认为规划要有目标、措施,应突出社团功能建设的原则,对照标准找短板,从组织、制度、机制入手进行分析。 最后,常务副理事长、党组书记杨昆做了总结发言,认为本项规划制定工作具有挑战性是一个找方向、定职能的具体化和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规划制定工作需要反复研讨,全员动员,全面调研,在讨论和交流中达到共识;规划研究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并具体化、指标化,融入工作安排落地实施的过程。此外,他就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时间及分工做了指示。 《中电联五年规划研究与制定》工作启动会圆满成功,并为后续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