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发布时间:06-14-2006 12:00:00 浏览 次
王选同志(1937年—2006年)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出生于上海,生前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王选同志一生执着追随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他创造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开创了汉刷的崭新时代。他衷心拥护和坚定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不断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增光添彩。他深知人才对于创业兴国的极端重要性,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年轻的学术骨干。王选同志以自己崇高的人品、巨大的贡献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爱戴。王选同志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骄傲,他的事迹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生动诠释,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献身科学 勇于创新 王选同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他不仅具有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更有献身科学,努力拼搏,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自主创新精神。 王选同志祖籍江苏无锡,1937年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和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做人原则;名师云集、学风优良的教学环境,塑造了他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良好学风。他从小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他树立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才智的科学工作者。 1954年,王选同志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分专业时,他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当他看到国家“12年科技规划”中把计算机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天工业乃至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时,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王选同志认为,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他坚信计算技术在未来将大有作为。这一选择,为他今后的科技报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1961年,王选同志参与北大自行研制的中型计算机“红旗机”的逻辑设计和系统调试任务,在科研上初露锋芒。紧张的工作和严重的营养不良使他患上了重病。但是,王选同志没有消沉,在养病期间,他撑着虚弱的身子,从事ALGOL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研究,终于在1967年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这一大型软件,为在我国推广计算机高级语言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5年春,王选同志开始着手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当时,他只是北大一位38岁的助教,8年疾病的折磨没有阻断他前进的脚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项目的研究成功将引起我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的深刻革命,项目的巨大价值和技术难度激起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豪情。他拖着病体查阅资料,在充分研究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大胆提出了跳过正在攻关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大胆决策,充满了创新精神,许多人很难理解他的决择。方案一宣布,立即招来众多不解和非议。有人认为这个方案是“天方夜谭”,根本实施不了,更多的人主张研制国外技术已经成熟了的二代机。但是,王选和他的夫人陈堃銶没有气馁。经过多次严密科学的论证,最终赢得了北京大学和电子部、新华社等部门以及协作单位的支持,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以王选同志为首的北大攻关小组。 1979年到1984年,是王选同志科研道路最艰难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英、美、日等国的著名厂商大举进入中国,争夺汉字照排印刷领域这块巨大市场。用户和业内人士大多不看好王选同志及其团队的国产系统,几家大报和一批出版社、印刷厂先后购买了国外产品。与此同时,一些参与这个项目的研发人员面临写论文、评职称、出国进修等多方面的压力,而激光照排项目从事的又是繁重的软、硬件工程任务,开发条件很差,看不到任何名和利,研发人员骤减,协作单位退缩,专家论证会也作出了主张引进国外产品的论断。这时,几乎身临绝境的王选同志毅然作出了决战市场的选择。他和同事们排除干扰,不分昼夜,埋头苦干。1979年7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原理性样机研制成功。 王选同志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从1975年到1993年这18年中,我一直有种‘逆潮流而上’的感觉,这个过程是九死一生的,哪怕松一口气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人们很难想象,从1975年到1993年长达18年的科研道路上,病痛缠身的王选同志和负责照排软件系统总体设计的陈堃銶同志过着怎样的生活!宵衣旰食,席不暇暖,夫妇俩没有寒暑假,没有星期天,甚至没有白天和夜晚。但是,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筚路蓝缕的勇气,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王选同志和他的团队才有了一连串的自主创新,才有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的相继推出和大规模应用,从而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杰出典范。 王选同志对科研项目的市场前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先驱,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他积极倡导产学研相结合,在北大方正集团中建立起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还力主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集团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走出了一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道路。90年代初,他带领队伍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先后研制成功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流程计算机管理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的国内报业市场以及9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 取得这些惊人成就后,王选同志并不满足。他认为,中文出版系统进入海外市场不能看作走向国际的标志,只有开发出非中文领域的出版系统打入发达国家,才算真正国际化。在他的策划和组织下,1997年,一个运用了独特的软插件技术、高集成度、扩展性强的新型日文出版系统面世。该系统应用后,被认为是日本同类系统中最先进的产品,并在日本报社、杂志社、印刷业和广告制作业推广。不仅如此,以栅格图像处理器RIP为核心的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晚年的王选同志更是不断呼吁,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即使身患晚期癌症,在化疗期间,他仍然不忘倡导自主创新,呼吁尊重人才。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塑造了一座自主创新的丰碑。这是王选同志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王选同志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里的巨大成就,赢得了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1985年获首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奖,198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87年获首届毕昇奖,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中国专利金奖,1990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还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楷模”等荣誉称号。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王选同志不仅是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也是人民教师的优秀典范。他感动人们,不仅因为他的巨大贡献,更因为他追求完美的人格。他以提携后学为己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他的崇高品德和宽广胸怀,堪称楷模。 在科研成果和荣誉面前,王选同志始终强调成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从不以学术权威自居,而是始终努力为年轻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条件。他曾说,“伏枥老骥”,最好是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自己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 王选同志深刻认识到,经济的竞争在于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在于人才竞争,如何培养造就和吸引一批优秀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是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关键。他认为,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类新兴学科领域内,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年轻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敏捷,具有明显的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支持。 作为一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王选同志十分注重通过教学和实践锻炼学生攻克技术难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勤奋的工作习惯。他特别重视为学生选择好正确的科研方向和技术路线,鼓励和帮助他们选择国内从未做过、具有挑战性且未来应用前景光明的课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使科研成果通过方正集团实现商品化,最终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成果署名上,王选一直提倡:导师做的工作如果不如学生,名字就应当放在后头;假如没做什么工作,想法都是学生提出来的,就应当不署名,不要拿学生的成果当作自己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年轻人出头。 王选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56岁时,就认为自己已经过了创造高峰,决定退出科研第一线,放手交给年轻人去做,自己甘当铺路石子。退出科研第一线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优秀人才这方面。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会走进机房和大家聊天,他随手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他了解到的情况和问题。他的抽屉里有一个花名册,每个学生和员工都附有照片,他不但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还把了解到的每个人的在校成绩、得奖情况、个性特长、不足甚至家庭背景写在旁边,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都是经过深入调查和接触后才抓住的个性特点。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王选同志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8年11月,中共北京市教工委、市科委分别作出“关于向王选同志学习的决定”。 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后,王选同志多次在同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民主协商会议上提出建议,要给优秀青年科学家一个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去做研究。他说:“计算机这类新兴学科,年轻人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应该重点支持尚未成名的、有才华、有潜力的小人物,为他们创造平等、和谐、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好环境。”患病后,他无法经常到单位,便在家中通过电话向骨干们了解情况,给他们加油鼓劲儿。他的一位博士生曾说:“ 王选同志一生虽然荣誉无数,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的科研大奖,但他依然如故,谦逊平和,朴实无华,视名利如浮云,始终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他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创造,他始终强调“做个好人”是成就事业的首要因素,并把“为别人活着”看作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王选同志最推崇的一句话是:“献身于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力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他说:“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最初的动力,决不是想要拿个什么奖,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之所以狂热地去追求,是因为热爱和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缘故。”他曾坚持自己不申请院士,后来因北京大学积极推荐,他才去填表。 王选同志说过,名人和普通人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别人尊重你,无非是自己过去有点贡献,仅此而已。早些年他不愿上电视,后来接受采访也是为了工作需要。他不愿担任没有实职性工作的各种职务。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名。在方正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大家都亲切随意地叫他“ 2000年,王选同志身为两院院士、北大方正控股董事局主席,但仍然居住在北大分配的70平米的单元房里,地上铺着地板革,最主要的家具是书柜,没有什么摆设。他始终不愿搬入院士楼,他说:“我已退居二线,住这个房子就行了。若有可能,应尽量改善在一线工作的年轻人的居住条件,现在都是在靠他们出成果。” 他夏天一身白衫黑裤,冬天外罩一件夹克,为数不多的几套西装只在正式场合穿,很长时间领带也只有一条。他写字打印的纸张都是两面使用,他的手稿大多写在废纸背面,而且写得密密麻麻,不留空白,一些内部文件传送使用的也是旧信封。 王选同志对待自己近乎苛刻和吝啬,但是,对学校和方正,对科研事业,却慷慨大方,一掷千金。2002年,王选用获得的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及学校的奖励金共900万元,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事具有基础性、前沿性的中长期科技创新研究。他在海内外获得的其他奖金,也捐赠给了北大的有关院系。 他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对他人、对同志充满了关爱。他对许多同志的家庭情况都很熟悉,叫得出他们爱人或孩子的名字。不知有多少人得到过他的帮助。王选同志患病以后,不仅自己对战胜病魔充满信心,而且经常鼓励和帮助其他病友。有位同志爱人久病不愈,王选同志热心地为他介绍大夫;有位业务骨干的父亲得了和他同样的病,他不但介绍治疗经验,不买了药品送去。当得知九三学社有位同志的爱人也患肺癌时,王选夫妇不仅热情地鼓励患者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还用自己的钱帮助从国外购买一种很贵的新药,每个月要2万多元。王选同志 2005年岁末,王选同志已经不能进食,靠鼻饲营养液维持生命。他想到不能出席北大计算机所每年一的度的年终大会了,便在夫人的帮助下,艰难地录下一段话:“我知道有不少同志在日夜加班,奋力拼搏,在此,我要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深深地鞠躬!今后我们还要坚持科研为应用、为社会服务的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短短不到3分钟的讲话,他竟一遍一遍地录了20多分钟!这听起来不够清晰地话语是他留给同事们最后的声音! 王选同志心里惦记的总是别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不再抢救自己、为再为自己输血,把血源留给最需要的病人。他要求去世后捐献角膜,捐献遗体,不要给他人带来“麻烦”。他在遗愿中要求“安乐死”,提出“不愿意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并且死了以后不要再麻烦人。”直到去世前三天,王选同志还在看关于研究所发展建设的工作汇报,并艰难地让秘书转告有关负责同志,要开展好相关工作。 肝胆相照 真诚合作 王选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令人敬佩感动的学者,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他对国家、对人民忠心耿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爱国情操,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选同志青年时期就立志成为一名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聪明才智的科学工作者。他始终把自己的事业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社会。正是这样一种崇高的信念,激励他面对各种困难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在“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研究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当彩色激光照排系统在海内外报业领域进入实用阶段时,江泽民同志亲临北大方正集团视察,给予王选同志和北大方正集团很大的鼓舞。在他的科研工作和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从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在王选同志患病期间,几次亲自或委托他人前住医院看望慰问。这些关怀、鼓励和支持是王选同志科研创新的巨大动力。在多年交往中,他同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同志关心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支持人民政协的工作,带病积极参政议政。2003年10月,他不顾腰部酸痛,坚持率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视察北京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情况,此后不久便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腹部。2004年5月,癌细胞又转移到锁骨淋巴,他仍坚持边治疗、边工作,有时刚做完治疗,便赶往会场。到他逝世前,有近30次全国政协的有关会议和活动是在做化疗、放疗或热疗期间出席的。作为全国政协京昆室主任,他对民族传统艺术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爱护,亲自主持抢救昆曲艺术、弘扬京剧国粹的工作;他与京昆界的朋友打成一片,请他们分享自己珍藏的艺术资料,勉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 作为九三学社重要的领导人,王选同志十分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他患病以后,仍然注重调查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言献策。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总体战略顾问专家组”成员,他积极出席相关会议,发表意见和建议。他在《制定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一些思考》一文中,建议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要把掌握核心技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大大加强对我国原创技术的支持力度,要把人才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作为重要内容。2005年,王选同志病情进一步恶化,病魔引起的疼痛时刻啃噬着他,由于腹部肿瘤压迫,腿肿得厉害,行走困难,已很难出席公务活动。但王选同志强e病痛,尽最后的力气,写下了《自主技术产品出口的若干思考》、《试谈科研成功的因素》、《要有超过外国人的决心和信心》等2万余字的文章,把自己多年来自主创新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留给世人,奉献国家。这些重要的意见建议,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王选同志十分关心九三学社的工作,为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为多党合作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强调要增强九三学社的凝聚力,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科教兴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他真诚地支持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同志的工作,经常与韩启德同志倾心交流。当不能出席九三学社的会议时,他会将韩启德同志的讲话拿去认真阅读。2003年3月,他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同志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与韩启德同志相互叮嘱:现在我们担任了更高的领导职务,以后我们参加会议、活动等要遵守时间,如果我们晚一点,就会给人家整个系统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们说好的时间就一定不要轻易改变。这些看似细小的事,他都想得非常周到。他不是考虑自己,而是考虑社会,考虑别人,考虑九三学社的形象。 他积极参加九三学社组织的活动,对九三学社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一些九三学社的地方组织特别希望能听到王选同志的报告,对他们的热情恳请,他总是尽量安排时间,满足他们的愿望。他患病以后,九三学社中央不轻易请他出席会议活动,但是,如果需要他出席,包括主席会议,他都抱病参加。2005年9月,九三学社中央召开九三学社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同志出席。按会议安排,王选同志是会议的主持人。他强忍病痛,坚持主持了纪念大会。 王选同志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在北大九三学社同志们的眼里,仍然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老师,一位平易近人、值得信赖的朋友。1998年春节前夕,九三学社北大委员会举办新春联谊活动, 王选同志在遗愿中表示:“我将尽我最大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关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希望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他深情地表示:“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作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王选同志的遗嘱,是他的精神、风范、品德和爱国情操的集中体现,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他对战胜病魔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意志,寄托着他对国家未来和年轻一代的无限希望,表现了他一贯心系国家和人民、无私无我的高尚品德,以及对生死处之泰然、超然豁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