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政策宣传材料八
发布时间:05-31-2005 12:00:00 浏览 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时事报告2005增刊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举措成效显著,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研究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信息安全、食品安全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积极推进“星火西进”行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地方科技工作,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在基层的落实;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纲要制定、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区域创新僚蚕9国家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平台和数据共享建设、抗击“非典”、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科技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这是基于当代国际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判断。认真落实这一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科技进步与创新及产业化的过程。一方面,从传统农业、手工业和重化工,到今天的信息经济、生物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每一次产业的跃升和结构的调整,无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客观结果。上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革命驱动了全球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调整与重组。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支柱性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人类展现了新的美好前景,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社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电子、信息和通讯、制造业、金融、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发展突出地表明,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难以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取决于各国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消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走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推进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和重要途径,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基点。在当今全球化环境下,随着关税壁垒的逐渐降低乃至取消,发达国家更多地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等新的手段控制市场。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许多产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挤压。据统计,2003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弱势地位,有可能成为影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进步的基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尽快摆脱在产业发展上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3、充分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多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了许多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仍然需要广泛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实践也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一些国家通过技术出口管制、多边协定等各种方式对我国实施打压,把干扰和阻挠我国科技发展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据统计,目前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08,而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相近发展时期是1:5~l:8,这反映出我国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严重脱节。技术引进是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条件,而不是目的。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为此,我们应当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创造性努力来逐步解决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应当积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组建产学研联盟,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应当实现经济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调,通过税收,金融、贸易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激励自主创新,使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4、哭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l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任何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郡是基于各自的客观条件和战略需求。我国有自身特殊的国情和需求,特别是与许多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情况相比,我们现阶段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少有的。比如,我国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已经对不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扼制,满足十几亿人口的卫生与健康需求问题日益紧迫等。所有这些重大战略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依赖于他人。我们必须坚定地依靠自主创新,把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放在优先战略地位,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资源安全供给,改善生态环境,加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造就和凝聚优秀人才队伍,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当今国际间的科技和经济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积极培养和广泛凝聚各类优秀人才,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但是,不少优秀人才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人才流失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我国“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等成功实践表明,人才的成长主要靠大事业的历练、大工程的培养。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凝聚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为优秀人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也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和锻炼出更多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