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政策宣传材料九
发布时间:05-31-2005 12:00:00 浏览 次
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 时事报告2005增刊
能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和资源约束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耕地不到1/2,森林不到1/7,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低。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能源和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瓶颈制约再度出现,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一些地区由于得不到能源、电力的充足供给,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国内能源和资源的短缺,导致对进口能源和资源的更大依赖,从而使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更大压力。节约能源、资源是缓解能源约束矛盾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不大力捉倡节约能源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难以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增长力口快。目前,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资源生产率(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多。把节约能源和资源作为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抓住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要促进资源消费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产业结构向低消耗、高产出的方向转变,将逐步引导我国建立起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缓解能源和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体制政策和社会氛围。一是坚持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抓好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各项措施,抓紧编制节电、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捉出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加强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积极推动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的节能,推广使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资源节约法律法规体系,研究提出循环经济立法建议,制定资源节约配套法规和规章,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超前性产品能效标准、重点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加强对严重缺电、缺水地区,重点城市、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节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是研究制定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形成资源节约的激励机制。通过水价、电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研究提出《节能产品目录》的鼓励政策,推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研究部分产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收费政策。各级政府要对重大节能、节水技术开发、示范和改造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节约机制。四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培育人人节约的社会风尚。